首页成语词典竹杖芒鞵竹杖芒鞵的故事

竹杖芒鞵的成语故事


拼音zhú zhàng máng xié

基本解释鞵:鞋。穿着草鞋,拿着竹杖。

出处宋·苏轼《定风波》:“竹杖芒鞵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暂未找到成语竹杖芒鞵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竹杖芒鞵)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芒刺在背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
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8回:“往上一瞧,正是那日晚上地藏庵遇着的一群俊俏后生,心中欢喜不尽,暗说道:‘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胸有成竹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成竹在胸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罄竹难书 《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竹篮打水一场空 清·惜阴堂主人《二度梅》第15回:“这个孩子今日被小姐看出他的面目来了,只怕老爷要将小姐许配与他,你我不是竹蓝打水一场空吗?”
锋芒毕露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瓒示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翠竹黄花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慧海禅师》:“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黄华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
光芒万丈 唐 韩愈《调张籍》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磬竹难书 《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如芒刺背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心下踌躇,坐卧不安,如芒刺背。”
不露锋芒 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 杂说》第20卷:“语有力而不露锋芒者,善言也。”
势如破竹 《晋书 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初露锋芒 《人民日报》1984.2.25:“舒同的墨海生涯从他十四岁在乡间初露锋芒时算起,已有六十五个年头了。”
杖头木偶
拿刀弄杖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宝玉一发拿刀弄杖、寻死觅活的,闹的天翻地覆。”
鲇鱼上竹竿
金石丝竹 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急竹繁丝 宋·翁卷《白纻词》:“急竹繁丝互催逼,吴娘娇浓玉无力。”
名垂竹帛 《吴越春秋 勾践伐吴外传》:“声可托于弦管,名可留于竹帛。”
敲竹杠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兄弟敲竹杠,也算会敲的了,难道这里头还有竹杠不成?”
竹马之友 《晋书 殷浩传》:“少时吾与浩共骑竹马,我弃去,浩辄取之。”
杖履纵横
丝竹八音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杜夔传》:“夔善钟律,聪思过人,丝竹八音,靡所不能。”
一竹竿打到底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我爷娘当初把我嫁给王押司,只指望一竹竿打到底,不想半路相抛。”
武昌剩竹 《晋书 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作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钉)装船。其综微密,皆此类也。”
吹竹弹丝 唐·韩愈《代张籍与李浙东书》:“未必不如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
小试锋芒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三章:“游击队长决不轻易地丢手了,尽管小试锋芒,但双方已经形成剑拔弩张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