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陶渊明的诗 > 归园田居·其六

归园田居·其六

[魏晋]:陶渊明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归园田居·其六”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东边高地上种植禾苗,禾苗生长茂盛遍布田野。

虽然劳作辛苦有些疲倦,但家酿浊酒还满可解乏。

傍晚时分驾着车子回来,山路也渐渐地变得幽暗。

望着前村已是袅袅炊烟,孩子们在家门等我回家。

要问我这样做是为什么?人的一生总要从事劳作。

我只希望桑麻农事兴旺,蚕事之月纺绩事务顺遂。

我不求闻达心愿就这样,望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

注释

东皋(gāo):水边向阳高地。也泛指田园、原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东皋”、“西畴”。

阡(qiān)陌:原本田界,此泛指田地。

巾柴车:意谓驾着车子。柴车,简陋无饰的车子。

归人:作者自指。烟火:炊烟。

檐隙:檐下。

百年:一生。役:劳作。

桑麻:泛指农作物或农事。

蚕月:忙于蚕事的月份,纺绩也是蚕事的内容。

素心:本心,素愿。

三益:谓直、谅、多闻。此即指志趣相投的友人。

“归园田居·其六”鉴赏

赏析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这两句叙事,显得很随意,是说在东皋种苗,长势如何如何。但就在随意的话语中,显出了一种满意的心情,他说这话好像是在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陶诗中有“带月荷锄归”,“浊酒”云云是常见的语句。看来他对“荷锄”并不感到是多大的重负,差不多习惯了。“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归去来兮辞》有“或巾柴车”的句子。这两句写得很自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农家的生活本来就是如此自然。“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归去来兮辞》有“稚子候门”的话。等着他的就是那么一个温暖的“归宿”,此时他的倦意会在无形中消释了。这四句写暮归,真是生动如画,画面浮动着一层安恬的、醉人的气氛。这就是陶渊明“田居”的一天,这一天过得如此充实、惬意。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这是设问,自问自答,如同陶诗“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句式。这与陶诗“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意思相似,表示了对劳动的重视。“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桑麻兴旺,蚕事顺遂,这是他的生活理想,正如陶诗所写:“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下面写道:“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素心”,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心愿。后面这一段通过设问,揭示陶渊明劳动的体验、田居的用心,很是符合陶渊明的实际。

今《文选·江淹拟古三十首》收有这首诗,并被当作《归园田居》的第六首。宋代大文豪苏轼就以此为陶诗,还特举“日暮”以下四句赞扬之,且写了《和陶归园田居六首》。而后世诸家以为此诗非陶渊明所作,当是江淹所作的拟陶诗。

陶渊明简介

魏晋·陶渊明的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陶渊明的诗(114篇)

猜你喜欢

望黄鹤楼

唐代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招隐二首

魏晋左思

杖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

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

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

秋菊兼餱粮,幽兰间重襟。

踌躇足力烦,聊欲投吾簪。

经始东山庐,果下自成榛。

前有寒泉井,聊可莹心神。

峭蒨青葱间,竹柏得其真。

弱叶栖霜雪,飞荣流余津。

爵服无常玩,好恶有屈伸。

结绶生缠牵,弹冠去埃尘。

惠连非吾屈,首阳非吾仁。

相与观所尚,逍遥撰良辰。


踏莎行·倚柳题笺

清代纳兰性德

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赏心应比驱驰好。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

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和谁道。小楼明月镇长闲,人生何事缁尘老。


题袁氏别业

唐代贺知章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蝶恋花·窈窕燕姬年十五

清代王国维

窈窕燕姬年十五,惯曳长裾,不作纤纤步。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

一树亭亭花乍吐,除却天然,欲赠浑无语。当面吴娘夸善舞,可怜总被腰肢误。


赠闾丘处士

唐代李白

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

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

闲读山海经,散帙卧遥帷。

且耽田家乐,遂旷林中期。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

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


感旧四首

清代黄景仁

大道青楼望不遮,年时系马醉流霞。

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

下杜城边南北路,上阑门外去来车。

匆匆觉得扬州梦,检点闲愁在鬓华。

唤起窗前尚宿酲,啼鹃催去又声声。

丹青旧誓相如札,禅榻经时杜牧情。

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

云阶月地依然在,细逐空香百遍行。

遮莫临行念我频,竹枝留涴泪痕新。

多缘刺史无坚约,岂视萧郎作路人。

望里彩云疑冉冉,愁边春水故粼粼。

珊瑚百尺珠千斛,难换罗敷未嫁身。

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

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

讵有青马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

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


止酒

魏晋陶渊明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

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

好味止园葵,大懽止稚子。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

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

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

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

从此一止去,将止扶桑涘。

清颜止宿容,奚止千万祀。


偶题三首

宋代朱熹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戏赠郑溧阳

唐代李白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