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孟浩然的诗 > 送陈七赴西军

送陈七赴西军

[唐代]:孟浩然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送陈七赴西军”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看一些非凡之人,被眼前的小事纠缠。

你颇具有远大志向,文武才华耽误多年。

听说边境有敌入侵,立即赴军万里争先。

我将进京谋求功名,何时你才胜利归来?

注释

此诗选自《道光中卫县志》。陈七,未详,当为行七。西军,约指驻安西(今新疆一带)的军队。

非常者:非凡的人。

碌(lù)碌:平庸,一般。

鸿(hóng)鹄(hú)志:《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勿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此以有远大志向的鸿鹄(天鹅)比陈七。鸿鹄:鸟名,飞得高远。

蹉(cuō)跎(tuó):耽误失时。比喻失意,时间白白过去,光阴虚度。书剑年:指读书做官、仗剑从军的年月。书剑,指文武之事。

书剑:指文才武略。

边烽动:边塞上的军事行动。烽:烽火。古时边境有敌入侵。在高台上烧柴或狼粪以报警。

京国:京城。

何当:何时可以。

献:献功。

凯(kǎi)还:胜利归来。

“送陈七赴西军”鉴赏

赏析

首联,诗人从生活经验上远远起笔,说非凡之人往往在眼前干些小事,无所作为,以消除友人对仕途失意的愧恨,为后文的称颂勉励作好铺垫。首句的“吾观”二字,把这一生活经验,说成亲眼所见,表达得斩钉截铁,使人不得不信。

第二联由普遍转到个别,具体写友人的抱负和遭遇。前后两联意脉贯通,应接严谨。“鸿鹄志”三字是对友人的称赞,也是诗人“冲天羡鸿鹄”的勃勃雄心的表露。“蹉跎”一句,为友人申述了怀才不遇的悲愤,也表现了诗人宏图难展,碌碌无为的苦闷。

第三联由感伤转入豪放,用数字对举法构成顿挫。“一闻”对“万里”,再着一个“忽”字,把友人不计得失,急于国难,努力争先的精神和形象,表达得很是鲜明。

最后以反诘句终篇,扣住题意,表明自己也将进京寻找前程,并预祝友人旗开得胜,早日献功阙下。

全诗浑健壮逸,当为孟诗别调。此诗的情绪比较复杂,它一方面赞扬了陈七素有大志,一闻边关有敌入侵,便立即争先从军,万里赴敌,以身许国的精神,表现了诗人关心国事,预祝友人早日凯旋的感情;另一方面又抒发了对明主弃才,友人失意的愤慨。全诗既有称颂又有勉励,既饱含怨恨又无迹可寻。

孟浩然简介

唐代·孟浩然的简介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孟浩然的诗(17篇)

猜你喜欢

蓦山溪·题钱氏溪月

宋代姜夔

与鸥为客,绿野留吟屐。两行柳垂阴,是当日、仙翁手植。一亭寂寞,烟外带愁横。荷苒苒,展凉云,横卧虹千尺。

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万绿正迷人,更愁入、山阳夜笛。百年心事,惟有玉阑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忆。


送皇甫别驾往开州

明代李攀龙

衔杯昨日夏云过,愁向燕山送玉珂。

吴下诗名诸弟少,天涯宦迹左迁多。

人家夜雨黎阳树,客渡秋风瓠子河。

自有吕虔刀可赠,开州别驾岂蹉跎。


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

宋代苏轼

莫唱阳关,风流公子方终宴。秦山禹甸。缥缈真奇观。

北望平原,落日山衔半。孤帆远。我歌君乱。一送西飞雁。


齐天乐·会江湖诸友泛湖

宋代吴文英

曲尘犹沁伤心水,歌蝉暗惊春换。露藻清啼,烟梦淡碧,先结湖山秋怨。波帘翠卷。叹霞薄轻绡,汜人重见。傍柳追凉,暂疏怀袖负纨扇。

南花清斗素靥,画船应不载,坡静诗卷。泛酒芳筩,题名蠹壁,重集湘鸿江燕。平芜未剪。怕一夕西风,镜心红变。望极愁生,暮天菱唱远。


满江红·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国还朝

宋代苏轼

天岂无情,天也解、多情留客。春向暖、朝来底事,尚飘轻雪。君过春来纡组绶,我应归去耽泉石。恐异时、怀酒忽相思,云山隔。

浮世事,俱难必。人纵健,头应白。何辞更一醉,此欢难觅。欲向佳人诉离恨,泪珠先已凝双睫。但莫遣、新燕却来时,音书绝。


门有车马客行

南北朝鲍照

门有车马客,问君何乡士。

捷步往相讯,果得旧邻里。

凄凄声中情,慊慊增下俚。

语昔有故悲,论今无新喜。

清晨相访慰,日暮不能已。

欢戚竞寻叙,谈调何终止。

辞端竟未究,忽唱分途始。

前悲尚未弭,后戚方复起。

嘶声盈我口,谈言在我耳。

“手迹可传心,愿尔笃行李。”


悼杨铨

近现代鲁迅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寄和州刘使君

唐代张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赠徐干诗

魏晋曹植

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

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

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闲。

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阙间。

文昌郁云兴,迎风高中天。

春鸠鸣飞栋,流猋激棂轩。

顾念蓬室士,贫贱诚可怜。

薇藿弗充虚,皮褐犹不全。

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

宝弃怨何人?和氏有其愆。

弹冠俟知己,知己谁不然?

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

亮怀玙璠美,积久德愈宣。

亲交义在敦,申章复何言!


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

唐代岑参

青门金锁平旦开,城头日出使车回。

青门柳枝正堪折,路傍一日几人别。

东出青门路不穷,驿楼官树灞陵东。

花扑征衣看似绣,云随去马色疑骢。

胡姬酒垆日未午,丝绳玉缸酒如乳。

灞头落花没马蹄,昨夜微雨花成泥。

黄鹂翅湿飞转低,关东尺书醉懒题。

须臾望君不可见,扬鞭飞鞚疾如箭。

借问使乎何时来,莫作东飞伯劳西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