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老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老的成语
成语 解释 出处
lǎo lèi zòng héng老泪纵横纵横:泪流满面的样子。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唐·杜甫《羌村三首》:“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fú lǎo jiāng yòu扶老将幼扶:挽着。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宋·陆游《董逃行》诗:“逾城散走坠空壕,扶老将幼山中号。”
tàn lǎo jiē bēi叹老嗟卑感叹年已老大而犹未显达。宋·陆游《岁莫》诗:“小筑幽栖与拙宜,读书写字伴儿嬉,已无叹老嗟卑意,却喜分冬守岁时。”
sān lǎo wǔ gēng三老五更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以尊养老人。《礼记·文王世子》:“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乐记》:“食三老五更于大学。”
bǎi nián xié lǎo百年谐老指夫妻共同生活到老。《全元散曲 集贤宾 皂罗袍》:“美满恩深情厚,原百年谐老,共守白头。”
lǎo xiū biàn nù老羞变怒老:很。因羞愧恼恨而发怒。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想因却奁一事,太激烈了,故此老羞变怒耳。”
bǎo dāo wèi lǎo宝刀未老比喻虽然年龄大了;但精神、体力或本领仍不减当年。《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shēng lǎo bìng sǐ生老病死佛教认为出生、衰老、疾病、死亡是人生的“四苦”;后指社会生活中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重大生活现象。《敦煌变文集 八相变》:“生老病死相煎逼,积财千万总成空。”
bǎo dāo bù lǎo宝刀不老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0回:“张郃出马,见了黄忠,笑曰:‘你许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阵耶?’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fǎn lǎo huán tóng反老还童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清 翟灏《通俗编 识馀》:“《急就章》‘长乐无极老复丁’即《参同契》所云老翁复丁壮也,今变之曰反老还童。”
lǎo ruò cán bīng老弱残兵军队中年老、体弱、伤残的士兵。指军队中丧失战斗力的部分。也比喻年老体弱、能力很差的人。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2回:“城中无粮,可发老弱残兵并妇人出降,彼必不为备,我即以兵继百姓之后出攻之。”
wú yán jiàn jiāng dōng fù lǎo无颜见江东父老江东:借指家乡。指因自己的失败而感到羞愧,再也没脸见家乡父老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笑曰:‘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huó dào lǎo,xué dào lǎo活到老,学到老指人一生虚心好学。老舍《老舍短篇小说选·后记》:“人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今天能看出昨天的缺欠或错误,正好鞭策自己努力学习,要求进步。”
bǎi lǎo zī gé摆老资格摆出自己具有基于年长的声誉或权威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这一点他自己说了,说是有点摆老资格。”
fú lǎo xié yòu扶老携幼扶:挽着;携:带着。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儿。形容男女老少成群结队欢迎、观看或逃难。后也用来形容关心照顾老人和孩子。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lǎo hǔ pì gǔ老虎屁股形容十分棘手的事情或危险的处境。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许人讲话,老虎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十个就有十个要失败。”
shí tú lǎo mǎ识涂老马见“识途老马”。清·钱谦益《夜过磨盘岭》诗:“攫食饥乌心未饱,识涂老马足堪扪。”
lǎo qì héng qiū老气横秋老气:老年的气概;横秋:横亘秋空。形容神态老练严肃。也形容为人死板;缺乏朝气。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风情张日,霜气横秋。”
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lǎo dà tú shāng bēi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lǎo hǔ pì gu mō bù dé老虎屁股摸不得比喻自以为是了不起,听不得批评意见,一触即跳。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许人讲话,老虎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十个就有十个要失败。”
dāo bǐ lǎo shǒu刀笔老手刀笔: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指代办文书的小吏。《动摇》:“你老兄是刀笔老手,所以非请你帮助不可了。”
shào nián lǎo chéng少年老成老成:经历多。阅历广。懂得人情事故。人虽年轻;却很老练稳重。汉 赵岐《三辅决录 韦康》:“韦元将年十五,身长八尺五寸,为郡主簿。杨彪称曰:‘韦主簿年虽少,有老成之风,昂昂千里之驹。’”
lǎo yǒu suǒ zhōng老有所终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yǐ lǎo mài lǎo倚老卖老仗着年纪大;卖弄老资格。多形容摆老资格;轻视别人。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一折:“我尽让你说几句便罢,则管里倚老卖老,口里唠唠叨叨的说个不了。”
lǎo niú lā pò chē老牛拉破车形容人做事就像老牛拉破车,慢慢吞吞,不讲究效率。吴强《红日》第六章:“那么,什么时候解决战斗?还是老牛拉破车,慢慢吞吞的吗?”
fú lǎo xié ruò扶老携弱扶:挽着;携: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歧下。”
lǎo dāng yì zhuàng老当益壮老:老年;当:应当;应该;益:更加;壮:强壮;壮盛;虽然年纪很大了;但志气和身体更壮。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fǎn lǎo huán tóng返老还童反:扭转;还:回复原来的状态。扭转衰老;回复童年。形容衰老的人恢复了青春的健康或精神。《云笈七签》第60卷:“日服千咽,不足为多,返老还童,渐从此矣。”
lǎo mǎ shí tú老马识途识:认得;途:路。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比喻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lǎo tiān bá dì老天拔地形容老年人动作不灵活。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你老人家老天拔地的,跑什么呢?”
jiàn lǎo wú máng,rén lǎo wú gāng剑老无芒,人老无刚芒:锋芒;刚:坚强。剑用久了,锋芒都磨光了,人老了就没有刚强之气。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2回:“桓公虽然是个英主,却不道:‘剑老无芒,人老无刚。’”
lǎo ruò cán bìng老弱病残老:老人;弱:弱小的幼童;病:病人;残:残疾人。泛指弱势群体。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研人员美国有一百二十万,苏联九十万,我们只有二十多万,还包括老弱病残,真正顶用的不很多。”
yuè xià lǎo rén月下老人神话传说中主管人间婚姻的神。后来指媒人的代称。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
dì lǎo tiān hūn地老天昏形容变化剧烈。明·汤显祖《牡丹亭·忆女》:“地老天昏,没处把老娘安顿,思量起举目无亲,招魂有尽。”
lǎo huáng niú老黄牛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吴强《红日》第一章:“这个‘老黄牛’我倒真有点心跳得慌!”
nián lǎo tǐ ruò年老体弱指衰老的人。邓小平《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我不是说少数年老体弱的同志不可以在家里办公,但是一般的不应该这样做。”
bǎi nián xié lǎo百年偕老偕:共同。指夫妻共同白头到老。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七卷:“上梢里只唤做百年偕老,谁指望是他没下梢。”
dǎ sǐ lǎo hǔ打死老虎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鲁迅《坟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我以为‘打死老虎’者,装怯作勇,颇含滑稽,虽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却怯得令人可爱。”
gé shān mǎi lǎo niú隔山买老牛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况,就轻易决定。
bái tóu xié lǎo白头偕老白头:指头发全白了;偕:共同;老:老年。夫妻共同生活到头发白了的老年。清 沈复《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独怪老年夫妇相视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曰:‘非如是,焉得白头偕老哉!”
nán nǚ lǎo yòu男女老幼泛指所有的人。南朝 梁 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男女老幼,大临街衢,接响传声。”
yǎng xiǎo fáng lǎo,jī gǔ fáng jī养小防老,积谷防饥积:聚,储蓄。生养儿子是为了方便老年生活,储存谷物是为了防备荒年挨饿。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养小防老,积谷防饥。”
wén zhāng xiǔ lǎo文章宿老工于文章的老前辈。《新唐书·李峤传》:“李峤富才思,然其仕前与王勃、杨盈川接,中与崔融、苏味道齐名,晚诸人没,而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
lǎo móu shēn suàn老谋深算老:老练;谋:计谋;深:很;算:打算。指周密地筹划;深远地打算。形容人老练精细;很有谋略。清 曾朴《孽海花》第29回:“沉毅哉!老谋深算,革命军之革命家。”
lǎo hè chéng xuān老鹤乘轩轩:古代供大夫以上乘坐的轻便车。比喻滥充官位。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闵公二年》:“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有禄位。余焉能战?’”
bō lán lǎo chéng波澜老成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唐 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诗:“思飘云物外,律中鬼神惊。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jī quǎn zhī shēng xiāng wén,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hén yán lǎo tào陈言老套陈旧的言词和套数。夏丐尊、叶圣陶《文心》十三:“专从书上去学文字,即使学的好,也只是些陈言老套,有什么用处呢?”
fǎn lǎo chéng tóng反老成童反:同“返”,归,还。道教语,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旧唐书·王守澄传》:“服一刀圭,可愈痿弱重膇之疾,复能反老成童。”
qī lǎo bā xiǎo七老八小指老人与小孩。老老少少。冯志《敌后武工队》第五章:“起开,我又不七老八小的,搀着架着干什么?”
shí tú lǎo mǎ识途老马认识路的老马。比喻熟悉情况、富有经验的人。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měi nán pò lǎo美男破老破:毁坏。用年轻的外宠之臣来谗毁老成人。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荀息曰:‘《周书》有言:美男破老。’乃遗之美男,教之恶宫之奇。”
huán nián què lǎo还年卻老恢复年轻,长生不老。
lǎo zhī jiāng zhì老之将至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宋·陈亮《谢胡参政启》:“少不如人,所向墙壁;老之将至,乃罣网罗。”
bǎo yǐ lǎo quán饱以老拳饱:充分;以:用。痛打,尽情地揍。《晋书 石勒载记下》:“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
xú niáng bàn lǎo徐娘半老指中年妇女虽不再娇美;但尚有风韵。后泛指有风韵的妇女已过中年。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南史 后妃传下 梁元帝徐妃》:“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lǎo xióng dāng dào老熊当道当道:把路挡住。比喻猛将镇守要塞。清·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八首》之五:“老熊当道踞津门,一旅师如万骑屯。”
lǎo sǐ yǒu xià老死牖下牖:窗。形容得享天年。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假若误出误入,那有罪的老死牖下,无罪的却命绝了囹圄刀锯之间,难道头顶上这个老翁,是没有眼睛的么?”
lǎo xiǔ wú néng老朽无能老朽:衰老陈腐。形容人衰老不能做什么事情。郑愚《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以耽沈之利欲,役老朽之筋骸。”
sān cháo yuán lǎo三朝元老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行太尉事节乡侯熹三世在位,为国元老。”
bái tóu dào lǎo白头到老白头:头发白。指夫妻相爱相守一直到老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小娘半老之际,风波历尽,刚好遇个老成的孤老,两下志同道合,收绳卷索,白头到老。”
jiā pín qīn lǎo家贫亲老家里贫穷,父母年老。旧时指家境困难,又不能离开年老父母出外谋生。西汉·刘向《说苑·建本》:“子路曰:负重道远者,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者,不择禄而仕。”
qí dé shuò lǎo耆德硕老盛德高年的人。唐 李翱《卓异记 三拜左仆射》:“其后以南省事疏,乃带平章之号,然非耆德硕老有嘉名者,莫得居之焉。”
gǒu zhuō lǎo shǔ狗捉老鼠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赵树理《传家宝》:“叫我看来是狗捉老鼠,多管闲事。”
xué lǎo yú nián学老于年指青年人的博学。《宋史 文苑传七 熊克》:“克幼而翘秀,既长,好学善属文,郡博士胡宪器之,曰:‘子学老于年,他日当以文章显。’”
yī jiā lǎo xiǎo一家老小谓全家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当日接了书信,便与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余人,带从者百余人,车百余辆,径望兖州而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七卷:“你若无事退回,我自养你一家老小,如要原钱还府,也是我出。”
lǎo niú pò chē老牛破车老牛拉着破车。比喻做事慢;成绩小;工作效率低。《宋书 颜延之传》:“常乘赢牛笨车,逢峻卤簿,即屏往道侧。”
jìng lǎo zūn xián敬老尊贤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西汉 刘向《说苑 修文》:“入其境,土地辟除,敬老尊贤,则有庆,益其地。”
qī lǎo bā shí七老八十形容年纪很大。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赶得那七老八十的都起身嫁人去了。”
māo kū lǎo shǔ猫哭老鼠比喻假慈悲。《说唐》第62回:“如今又不知那里杀来,又同牛鼻道人在此‘猫儿哭老鼠’,假慈悲。”
jìng lǎo lián pín敬老怜贫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
wèi lǎo xiān shuāi未老先衰年纪还不大就衰老了。多指由于精神或体力负担过重而导致过早衰老。唐 白居易《叹发落》诗:“多病多愁心自知,行年未老发先衰。”
lǎo shǒu xiǔ rú老手宿儒宿儒:长期研究儒家经典的人。指年辈大的老师或知识渊博的学者。宋·陆九渊《语录》:“三百篇之诗,有出于妇人女子,而后世老师宿儒,且不能注释得分明,岂其智有所不若。”
shī lǎo bīng pò师老兵破指用兵的时间太长,兵士劳累,士气低落。
lǎo wáng mài guā老王卖瓜比喻自己称赞自己的货色好或本领高强。杨啸《大字报》:“这是我出的大字报呵!那不成了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了吗?”
yuè xià lǎo月下老唐·李复言《续幽怪录·定婚店》记载:唐朝韦固路过宋城,遇一老人在月光下翻检婚姻簿子。指媒人。明·无名氏《女真观》第三折:“你权做个撮合山主亲的月下老,俺两个衔环之报,成就了碧桃花下凤鸾交。”
lǎo gǔ dǒng老古董古老的或过时的东西,也指思想陈腐或生活习惯陈旧的人。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84回:“要是老古董儿问起来呢,你就说我已回寺。”
chūn guī rén lǎo春归人老归:回去。比喻女人青春已去,人老珠黄。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三折:“只怕你春归人老,花残月缺,树倒根摧。”
yǎng zǐ fáng lǎo,jī gǔ fáng jī养子防老,积谷防饥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元·无名氏《认金梳》:“儿也,可不道养子防老,积谷防饥,抬举的你成人长大,划的说这等言语那!”
lǎo tài lóng zhōng老态龙钟老态:老年人的体态;龙钟:行动不灵活。形容年老体衰;动作迟缓。宋 陆游《听雨》:“老态龙钟疾未平,更堪俗事败幽情。”
guī lǎo tú qiú归老菟裘菟裘:古地名。指归老于菟裘。现指退隐。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矣。”
fú lǎo xié zhì扶老挟稚扶:挽着;挟:夹在胳膊下。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宋史·可适传》:“夏人扶老挟稚,中夜入州城,明日俘获甚夥,而庆兵不至,乃引还。”
lǎo hǔ tóu shàng sāo yǎng老虎头上搔痒比喻不自量力。蔡东藩《明史演义》第63回:“今严嵩父子,威焰薰天,一百个仇鸾,尚敌不过他,老虎头上搔痒,无补国家,转取祸戾,何苦何苦!”
lǎo bàng zhū tāi老蚌珠胎指老妇人得子。清 姚鼐《香亭得雄于其去岁所失小郎有再生之征一诗为贺兼以识异》:“金环乘穴真堪信,老蚌珠胎倍可欣。”
lǎo nǚ guī zōng老女归宗归宗:回家探亲。出嫁的妇女由于被遗弃或其他原因返回娘家。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2回:“巫氏嚷道:‘你就办我个老女归宗。’”
yǎng ér fáng lǎo养儿防老父母养育儿子;防备年老时无人照顾。宋 陈元靓《事林广记》:“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yí lǎo yí shào遗老遗少遗老:称前朝的旧臣;遗少:指封建时代留恋前期;思想陈腐的年轻人。指改朝换代后仍然效忠前朝的人。后指思想陈腐、顽固守旧的老人和年轻人。鲁迅《朝花夕拾·无常》:“在正面,就是遗老遗少们所戴瓜皮小帽的缀一粒珠子或一块宝石的地方,直写着四个字道:‘一见有喜’。”
lǎo lái yú qīn老莱娱亲表示孝顺父母。西汉 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liàn dá lǎo chéng练达老成老练稳重。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当那进退维谷的时候,便是个练达老成人也只得如此,何况于你?”
zhōng lǎo yǐn jū终老隐居终老:直到老死,一辈子。指隐居直到老死。《宋史·刘爚传》:“爚从熹武夷山讲道读书,怡然自适,筑云庄山房,为终老恤居之计。”
lǎo guī zhǔ bù làn,yí huò yú kū sāng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移祸:嫁祸。把祸患转嫁给别人。比喻有罪过的人安然无事,嫁祸于无辜的人。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5卷:“险些儿送了秀童的性命。正是: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lián pín jìng lǎo怜贫敬老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
lǎo jì sī fēng老骥嘶风嘶:马叫。马老了但雄风犹在,鸣叫的声音还很雄壮。《光明日报》1980.8.18:“‘老骥嘶风,英心不退’,年富力强的青、壮、少年又当如何!”
fǎn lǎo guī tóng返老归童见“返老还童”。《云笈七签》卷六九:“第二返砂,服之一两,即体和神清,返老归童。”
lǎo shí bā jiāo老实巴交形容人规规矩矩,谨慎胆小的样子。徐光耀《平原烈火》:“一个一个心慈面善,全是老实巴交的。”
guì shǎo jiàn lǎo贵少贱老见“贵壮贱老”。《史记·匈奴列传》:“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馀。贵壮健,贱老弱。”
wú miàn mù jiàn jiāng dōng fù lǎo无面目见江东父老以之为羞见故乡人之典实。语本《史记 项羽本纪》:“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shān shàng wú lǎo hǔ,hóu zǐ chēng dà wáng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晚清文学丛钞 冷眼观》第十四回:“靠著老子做过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陪著朋友来吃台把酒,就像是连四块下脚钱都是冤枉花的。”
xié yòu fú lǎo携幼扶老同“扶老携幼”。东汉·班固《汉书·严助传》:“施德垂赏以招致之,此必携幼扶老以旧圣德。”
lǎo huáng lì老皇历比喻过时的老规矩。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6章:“既然社会的变化已经成为铁的事实,那么聪敏人就不应该再抱着一本老皇历念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