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è qī ē jiāo
基本解释歙县的漆,东阿的胶,即指胶漆。比喻情意相投。
出处《剪灯余话 田洙遇薛源联句记》:“歙漆阿胶忽纷解,清尘浊水何由逢?”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阿谀奉承 | 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
刚正不阿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
阿世取容 |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至叔孙通,则正以曲学阿世取容,非重其能定朝仪,知典礼也。” |
吴下阿蒙 | 晋 虞溥《江表传》:“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
法不阿贵 | 韩非《韩非子 有度》:“法不阿贵,强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
阿时趋俗 | 恽代英《再复毕几庵书》:“故办杂志者,当研究社会心理(然此决非阿时趋俗,只以顺其势而利导之耳)。” |
阿娇金屋 | 语出旧题汉 班固《汉武故事》:汉武帝幼时曾对姑母长公主说:“若得阿娇(姑母之女)作妇,当以金屋贮之。” |
倒持泰阿 | 东汉 班固《汉书 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
刚直不阿 | 明·周楫《西湖二集·救金鲤海龙王报德》:“并一生宦迹,刚直不阿之志,具表奏闻。” |
阿猫阿狗 | 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这和名孩子为阿猫阿狗,完全是一样的意思:容易养大。” |
阿谀逢迎 | 宋 程颐《周易程氏传》:“以臣于君言之:褐其忠诚,致其才力,乃显其比君之道也,用之与否,在君而已,不可阿谀奉迎,求其比己也。” |
阿谀谄媚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九卷:“只是这帮阿谀谄媚的,要博相国欢喜,自然重价购买。” |
阿党相为 | 东汉 班固《汉书 诸葛丰传》:“今以四海之大,曾无伏节死谊之臣,率尽苟合取容,阿党相为,念私门之利,忘国家之政。” |
阿鼻地狱 | 语出《法华经 法师功德品》:“下至阿鼻地狱。” |
阿弥陀佛 |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张寿友曰:\'阿弥陀佛,这个是谁?\'卜儿云:\'这便是媳妇儿。\'” |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2回:“又道‘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这个笑话,细细想去,却很有意味。” |
阿世盗名 | 清 梁启超《新民说》第18节:“才智之士,既得此以为阿世盗名之一秘钥,于是名节闲检,荡然无所复顾。” |
如胶似漆 | 明 施耐庵《水浒传》:“那张三和这婆惜,如胶似漆,夜去明来,街坊上的人也都知了。” |
漆黑一团 | 鲁迅《书信集 致姚克》:“青年又少有精通外国文者,有话难开口,弄得漆黑一团。” |
阿其所好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 |
一团漆黑 | 陈登科《破壁记》:“这时候,突然狂风大作,一片乌云飞也似地扑来,把月亮吞没了,山冲里顿时一团漆黑。” |
阿世媚俗 | 鲁迅《坟 文化偏至论》:“如其《民政》一书,谓有人宝守真理,不阿世媚俗,而不见容于人群。” |
阿意取容 | 《南史 孝义传下 陶季直》:“季直不能阿意取容,明帝颇忌之,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 |
凝脂点漆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面如凝脂,眼如点漆。” |
黑漆一团 | 巴金《谈〈秋〉》:“但是作为读者,我受不了那接连不断的黑漆一团的结尾。” |
胶柱调瑟 | 《文子·五·道德》:“老子曰:‘执一世之法籍,以非传代之俗,譬犹胶柱调瑟。’” |
黑漆皮灯笼 | 明 陶宗仪《辍耕录 阑驾上书》:“赃吏贪婪而不问,良民涂炭而罔知。闾阎失望,田里寒心,乃歌曰:九重丹诏颁恩至,万两黄金奉使回……又歌曰:官吏黑漆皮灯笼,奉使来时添一重。” |
龙泉太阿 |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28回:“众夫散出,焕密启其函,见其光芒射目,乃是宝剑二口,靶上刻有字号,名曰龙泉太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