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宋代: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結發為夫婦,于今十七年。
相看猶不足,何況是長捐!
我鬓已多白,此身甯久全?
終當與同穴,未死淚漣漣。
每出身如夢,逢人強意多。
歸來仍寂寞,欲語向誰何?
窗冷孤螢入,宵長一雁過。
世間無最苦,精爽此銷磨。
從來有修短,豈敢問蒼天?
見盡人間婦,無如美且賢。
譬令愚者壽,何不假其年?
忍此連城寶,沉埋向九泉!
:
客心如萌芽,忽與春風動。
又随落花飛,去作西江夢。
我家無梧桐,安可久留鳳。
鳳巢在桂林,烏哺不得共。
無忘桂枝榮,舉酒一以送。
天既喪我妻,又複喪我子!
兩眼雖未枯,片心将欲死。
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
赴海可見珠,掘地可見水。
唯人歸泉下,萬古知已矣!
拊膺當問誰,憔悴鑒中鬼。
适與野情惬,千山高複低。
好峰随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
月缺不改光,劍折不改剛。
月缺魄易滿,劍折鑄複良。
勢利壓山嶽,難屈志士腸。
男兒自有守,可殺不可苟。
春風入樹綠,童稚望柴扉。
遠壑杜鵑響,前山蜀客歸。
到家逢社燕,下馬浣征衣。
終日自臨水,應知已息機。
黕黕日腳雲,斷續如破灘。
忽舒金翠尾,始識秦女鸾。
又改為連牛,綴燧懷齊單。
伺黑密不嚣,額額城未剜。
風吹了無物,猶立船頭看。
不趁常參久,安眠向舊溪。
五更千裡夢,殘月一城雞。
适往言猶在,浮生理可齊。
山王今已貴,肯聽竹禽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