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手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手的成语
成语 解释 出处
shǒu huāng jiǎo luàn手慌脚乱指做事忙乱,没有条理。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一回:“这些忠义话儿人都会说,只怕事当临头,未免又要手慌脚乱了。”
shǒu pián zú zhī手胼足胝犹手足胼胝。《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劳有功者也。”《荀子·子道》:“有人于此,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然而无孝之名,何也?
bié chū shǒu yǎn别出手眼指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法。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六章二:“卓吾所着书,于上下数千年之间,别出手眼,在思想界上势力甚大。”
quán bù lí shǒu拳不离手拳:拳术。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比喻勤学苦练,长期坚持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七回:“果真拳不离手,待我歇息片时再舞。”
jǔ shǒu xiāng qìng举手相庆指举手加额,以相庆贺。明 刘基《甘露颂》序:“群臣莫不欣择,百姓莫不蹈舞,举手相庆。”
rén shǒu yī cè人手一册人人拿着一本(书)。多形容书的读者多。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23回:“听说六科廊的官员,是人手一册。”
miào shǒu huí chūn妙手回春妙:绝妙;妙手:指技能高超的人;回春:使春天又重新回来;比喻将接近死亡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能使生命垂危的病人痊愈。唐 司空图《诗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
dà shǒu bǐ大手笔指伟大的著作或大行动。《晋书·王珣传》:“此当有大手笔事。”
gāo tái guì shǒu高抬贵手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元 范康《竹叶舟》第四折:“弟子愚眉肉眼,怎知道真仙下降,只望高抬贵手,与我拂除尘俗者。”
tái jiǎo dòng shǒu抬脚动手指一举一动。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一:“二诸葛原来叫刘修德,当年做过生意,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
shǒu bù shì juàn手不释卷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三国 魏 曹丕《典论 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é shǒu jiā lǐ额手加礼表示敬意。章炳麟《与上海国民党函》:“外人之额手加礼者,今且相与鄙夷。”
xióng wén dà shǒu雄文大手擅长写作宏伟诗文的高手。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此在雄文大手固不足论,而余独爱其工于用韵也。”
zú jiǎn shǒu zhī足茧手胝谓由于辛劳而使手和脚上生了老茧。明·王志坚《表异录·言动》:“行役之劳曰足茧手胝。”
shù shǒu zì bì束手自毙谓捆住双手,自取灭亡。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二卷:“但使兵连不解,馈运不休,古犹忌之,粌今日兵无可连,馈无可运,徒束手自毙何益。”
miào shǒu dān qīng妙手丹青妙手:技能高超的人;丹青:绘画的颜料,比喻绘画的艺术。指优秀的画家。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庄濯江寻妙手丹青画了一幅‘登高送别图’,在会诸人,都做了诗。”
yī zhāo quán zài shǒu,biàn bǎ lìng lái xíng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明·顾大典《青衫记·承璀受阃》:“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大小三军,听吾命令。”
shǒu máng jiǎo luàn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张;没有条理。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临济宗 镇州大悲和尚》:“问:‘如何是大悲境?’师曰:‘千眼都来一只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手忙脚乱。’”
dàn wán tuō shǒu弹丸脱手比喻作诗圆润精美、敏捷流畅。宋·苏轼《次韵王定国谢韩子华饮》:“新诗如弹丸,脱手不移晷。”
tuò shǒu kě dài唾手可待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很快就可以得到或成功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6回:“可乘此机会,就好取幽州。若得了幽州,辽国之亡,唾手可待。”
jiǎ shǒu páng rén假手旁人假:借,利用。借助别人的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本部院凡事秉公办理,从不假手旁人。”
shǒu zhǐ jiǎo huá手指脚划用手脚比划。
xīn líng shǒu qiǎo心灵手巧心和手都非常灵巧。形容能工巧匠在艺术构思和技艺手法方面的独特能力。清 孔尚任《桃花扇 栖真》:“香姐心灵手巧,一捻针线,就是不同的。”
guì shǒu gāo tái贵手高抬贵:敬辞。向人乞求原谅的话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4回:“望乞公子贵手高抬,开一线之恩,饶他们去罢。”
xǐ shǒu bù zuò洗手不作把手洗干净休息了。鲁迅《集外集·序言》:“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凑热闹;待到称为诗人的一出现,就洗手不作了。”
chù shǒu shēng chūn触手生春一动手就转成了春天,富有生机。形容技术高明神奇。清·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然以杜韩与之比较,一则用力而不免痕迹,一则不用力而触手生春:此仙与人之别也。”
xié shǒu jiē wǔ携手接武携:牵引;武:脚步。手牵手,跟紧脚步。比喻跟别人亦步亦趋地学。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回仙》:“为人若反是,虽携手接武,终不成道。”
zhī shǒu dān quán只手单拳只:单。比喻一个人力量弱小。明·沈璟《义侠记·委嘱》:“我不在家呵,你是只手单拳,若被人欺压遭人骗,我回来后将他消遣。”
wò shǒu chéng jiāo握手成交一种作买卖的方式,双方一握手就表示一笔买卖作定。
qīng shǒu ruǎn jiǎo轻手软脚犹言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放得很轻。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忽听得贺司户船中剪刀声响,遂悄悄的轻手软脚,开了窗儿,跨将出去。”
chuí shǒu ér dé垂手而得形容得来毫不费力气。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38回:“那个资性,读不上三二年,功名是可以垂手而得的。”
shù shǒu fù jiǎo束手缚脚见“束手束脚”。清·张南庄《何典》第八回:“冒失鬼一昧粗心浮气,目中无人,到处以强为胜,一遇鬼谷先生,早已束手缚脚,有力无用处。”
liú yī shǒu留一手保留一些本领技能不拿出来。浩然《艳阳天》第114章:“没有理他的茬儿,也装作没看见他,就是为的留一手。”
pián shǒu zhī zú胼手胝足胼、胝:手掌足底因长期磨擦而长出的老茧。手上和脚上都生了茧子。形容长期辛苦劳动。宋 朱熹《九江彭蠡辨》:“凡禹之所为,过门不入,胼手胝足,而不以为病者,为欲大济天下昏垫之足,以衣且食而遂其生耶!”
dà chù zhuó yǎn,xiǎo chù zhuó shǒu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处:事物的主要部分;着眼:观察。既要从长远观点去考虑问题,也要从具体事情去做。李欣《潜移默化》:“移风易俗,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任务,必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pāi shǒu jiào hǎo拍手叫好拍着手叫好。形容仇恨得到消除。清·刘鹗《老残游记》第20回:“老残沉吟了一会,说道:‘……不如老哥一不做二不休,将此两款替人瑞再挥一斧吧。’子谨拍手叫好。”
qíng tóng shǒu zú情同手足情:交谊;交情;手足:喻指兄弟。比喻感情很好;像亲兄弟一样。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1回:“辛环曰:‘名虽各姓,情同手足。’”
yī bǎ shǒu一把手在某一方面才干出众的人或单位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朱自清《三家书店》:“剑桥是第一把手。”
dé yú xīn yìng yú shǒu得于心应于手得:获得,领悟;应:适应。领悟到要领,做起来顺手。形容功夫到家,心手相应。战国·宋·庄周《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wò shǒu jí huān握手极欢握手谈笑。形容亲热友好。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通传》:“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
shǒu wú cùn tiě手无寸铁寸铁:指短小的武器。手里没有任何武器。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背后郭淮引兵赶来,见维手无寸铁,乃骤马挺枪追之。”
niè shǒu niè jiǎo蹑手蹑脚蹑:放轻脚步。形容动作很轻;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随。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周瑞家的会意,忙着蹑手蹑脚的往东边屋里来,只见奶奶拍着大姐儿睡觉呢。”
zhì shǒu ér rè炙手而热炙:烤。比喻权势大,气焰盛。《明史·董传策传》:“嵩久握重权,炙手而热。”
dǎo zhí shǒu bǎn倒执手版古代官员持手版以朝。倒执手版,指惊惶失态。《晋书 谢安传》:“[桓温]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陈兵卫,将移晋室,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座害之。坦之甚惧……既见温,坦之汗流沾衣,倒执手版。安从容就席。”
dà dǎ chū shǒu大打出手“大打出手”原是戏剧表演的术语;指以一个主要人物为中心;同时与几个人对打;互相投掷、接踢武器的武打场面。现多形容野蛮地逞凶打人或互相争斗殴打(大:表示程度、规模之甚)。许涤新《周总理战斗在重庆》:“国民党反动派发现了这一情况,气急败坏地大打出手,警察、宪兵、便衣、特务,纷纷出动。”
shǒu jí yǎn kuài手急眼快形容动作机警,手快眼快。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原来悟空手疾眼快,正在那混乱之时,……赶在哪吒脑后,着左膊上一棒打来。”
xīn cí shǒu ruǎn心慈手软心怀恻隐而不忍下手。金近《他叫“东郭先生”》:“他下定决心,往后不再心慈手软了。”
shǒu wǔ zú dǎo手舞足蹈蹈:跳动。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乐则生矣,全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qī zú bā shǒu七足八手见“七脚八手”。沙汀《替身》:“这时候,那个可怜的盐客,已经在七足八手下打扮好了。”
bù guī shǒu yào不龟手药①使手不冻裂的药。②比喻微才薄技。《陆游诗集卷二十二 寓叹》:“人生各自有穷通,世事宁论拙与工。裹马革心空许国,不龟手药却成功。早朝玉勒千门雪,夜坐蓬窗万壑风。借得奇书且勤读,小儿能续地炉红。”
shǒu zú shī cuò手足失措手足失去安放的地方。形容极其惊慌。唐·韩愈《为韦相公让官表》:“心神靡宁,顾已惭觍,手足失措。”
bài shǒu qǐ shǒu拜手稽首拜手:作揖;稽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用于书信向对方表示敬意。《尚书·益稷》:“皋陶拜手稽首。”
shén qiāng shǒu神枪手射击技术十分高强的人。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24回:“二来见萧王妃击死李守义,已呼他作神枪手女将军。”
dú shǒu zūn quán毒手尊拳毒手:凶狠的殴打。泛指无情的打击。《旧五代史 唐书 李袭吉传》:“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铁马,蹂躏于明时。”
dòng shǒu dòng jiǎo动手动脚指动手打架、动脚踢人。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你却不可躁暴,便去动手动脚。打搅了事,那时我不管你。”
jǔ shǒu zhī láo举手之劳举:抬起。一动手就能办到的一点劳动。比喻事情轻而易举;毫不费力。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 “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qī xì bā shǒu七郤八手亦作“七足八手”。形容动作忙乱,许多人一齐动手。
suō shǒu suō jiǎo缩手缩脚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缩:收缩。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喊了许久,店家方拿了一盏灯,缩手缩脚的进来,嘴里还喊道:\'好冷呀!\'”
é shǒu chēng qìng额手称庆额:头;称:说;表示;额手:以手加额;手拍额头。是把手放在额头上表示庆幸。形容人们在忧困中获得喜迅时高兴和喜悦的神态。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文公至绛,国人无不额手称庆。”
zhuó shǒu chéng chūn著手成春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yī shǒu yī jiǎo一手一脚见“一手一足”。郭沫若《棠棣之华》第五幕:“我们的父亲死得很早,是我们的母亲把我们姐弟两人一手一脚抚养成人。”
rú zuǒ yòu shǒu如左右手象自己的左右手一样。比喻极得力的助手。也比喻两者关系极为密切或配合得很好。《史记·淮阴侯列传》:“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liǎng shǒu kōng kōng两手空空两只手都没有一点东西。指没有一点钱或财产。清 袁枚《子不语》:“我客死于此,两手空空。”
dà shǒu dà jiǎo大手大脚①形容对财物毫不吝惜;没有节制地随便花费。②指行动鲁莽。③指身体强壮。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成年家大手大脚的,替太太不知背地里赔垫了多少东西。”
lù sǐ shuí shǒu鹿死谁手鹿:猎取的对象。追鹿不知落入谁手。指政权不知落入谁人之手;后借指不知胜利归属何人。《晋书 石勒载记下》:“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朕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jiǎo máng shǒu luàn脚忙手乱同“手忙脚乱”。慌张不知所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问:‘如何是大悲境?’师曰:‘千眼都来一只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手忙脚乱。’”
shù shǒu wú cuò束手无措同“束手无策”。宋·文天祥《己未上皇帝书》:“与其束手无措以委输于虏,孰若变通尽利,以庶几虏之可逐也。”
páng guān xiù shǒu旁观袖手把手笼在袖子里在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过问也不协助。宋·陆游《福州清仁王坚老疏》:“勇退激流,虽具衲子参寻之眼;旁观袖手,要非邦人向慕之诚。”
zhī shǒu kōng quán只手空拳只:单。指单有一双手而没有武器。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三回:“此时只手空拳,如何抵挡。”
shēn shǒu bù jiàn wǔ zhǐ伸手不见五指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只听得一阵风过处,天昏地黑,鬼哭神嚎,眼前伸手不见五指,一时晕倒了。”
xiù shǒu páng guān袖手旁观把手揣在袖子里站在旁边看。形容置身事外;不加过问或不予协助。袖手:把手揣在袖子里。宋 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奕棋者胜负之形,虽国工有所不尽,而袖手旁观者常尽之。”
bǐ shǒu huà jiǎo比手画脚说话的同时用手脚来比画。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九章:“他像个大总管,率领所有人员从前庭到后院,比手画脚地指点了半个钟头。”
wú suǒ cuò shǒu zú无所错手足不知如何安放手足。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矣。”
tuò shǒu kě dé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新唐书 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会云輣,唾手可取。”
fù shǒu zhī gē负手之歌喻指临终前的咏歌。《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於门,歌曰: ‘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 [下续示例]
qí gāo yī zhāo,fù shǒu fù jiǎo棋高一着,缚手缚脚本指棋艺,后比喻技术高人一头,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正所谓‘棋高一着,缚手缚脚。’”
niǔ shǒu niǔ jiǎo扭手扭脚身体左右扭动。形容故作娇媚或有意做作。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9回:“你们休要扭手扭脚的。”
shù shǒu dài sǐ束手待死同“束手待毙”。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曹兵既至,岂可束手待死,某愿助使君破之。”
zéi bù kōng shǒu贼不空手比喻一定要有所得。宋·朱熹《答何叔京》:“夫孔明之出祁山,三郡响应,……拔众而归,盖所以全之,非贼人讳空手谓也。”
jǔ shǒu tóu zú举手投足投足:踏脚。一抬手一踏脚。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 “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diǎn shǒu huá jiǎo点手莋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多形容说话放任不拘,或轻率地指点、批评。
qiáng zhōng gèng yǒu qiáng zhōng shǒu强中更有强中手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元 王晔《桃花女》第二折:“我想有这桃花女,怎显我的阴阳,只等问成了亲事时,不怕不断送在我手里。正是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终被恶人磨。”
shǒu zú wú cuò手足无措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shǒu bù shì shū手不释书犹手不释卷。《北史·序传·李义雄》:“义雄有识悟,勤学,手不释书。”
shǒu zú pián zhī手足胼胝胼、胝:手掌、足底的老茧。手掌足底生满老茧。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先秦 墨翟《墨子 备梯》:“禽滑厘子事子墨子,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黧黑。”
duàn shǒu xù yù断手续玉断:砍下;续:接上。砍下手来再接上一块玉。比喻得不偿失。《韩非子·用人》:“不察私门之内,轻虑重事,厚德迫祸,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祸。”
qiáng zhōng zì yǒu qiáng zhōng shǒu强中自有强中手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同“强中更有强中手”。元·无名氏《隋何赚风魔蒯彻》第三折:“你个萧何休夸蒯彻舌,这的是强中自有强中手。”
shǒu pà zǐ mèi手帕姊妹指妓女之间的互称。清·孔尚任《桃花扇·访翠》:“相公不知,这院中名妓,结为手帕姊妹,就像香火兄弟一般。”
cuō shǒu duò jiǎo搓手跺脚搓:手相摩。形容焦急不耐烦的样子。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8回:“自己又不会水,急得他在亭子上搓手跺脚,无法可施。”
qī jiǎo bā shǒu七脚八手形容动作忙乱,许多人一齐动手。亦作“七足八手”。李昌《回忆民先队》:“我们正七脚八手处理文件,收拾东西,警察已到院内。”
yáo shǒu chù jìn摇手触禁摇:动;触:触犯。摇一下手就触犯禁令。比喻法令繁琐苛刻。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下》:“民摇手触禁,不得耕桑,繇役烦剧。”
yī zhāo quán rù shǒu,kàn qǔ lìng xíng shí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一朝:一旦。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作威作福。唐·高武仲《中兴间气集》:“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
shǒu zú zhī qíng手足之情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间血肉关系的感情。宋 苏辙《为兄苏轼下狱上书》:“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
liǎn shǒu dài bì敛手待毙犹言束手待毙。宋·洪迈《容斋续笔·靖康时事》:“予顷修《靖康实录》,窃痛一时之祸,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数十万,曾不能北向发一矢、获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毙。”
ài bù shì shǒu爱不释手释:放开。喜爱到不肯放手。清 孙道乾《小螺庵病榻忆语》:“小暑日,王叔眉学博自武林归,以娱园主人画团扇相赠……儿起坐桃笙上,爱不释手。”
qīng shǒu qīng jiǎo轻手轻脚手脚动作很轻,使没有响声。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忽听得贺司户船中剪刀声响,遂悄悄的轻手软脚,开了窗儿,跨将出去。”
gǒng shǒu jiā é拱手加额拱手:双手合抱致敬;加额:以手加额表祝贺。形容致敬庆贺。《新刊大宋宣和遗事》贞集:“一日,海滨侯执帝手私语云云,帝拱手加额曰:‘皇天,皇天!’”
zuǒ yòu shǒu左右手比喻得力的助手。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suì xīn yīng shǒu遂心应手犹得心应手。形容运用自如。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八章:“兴哥,阿鹊在向你报喜呢,你到了窑上一定遂心应手的。”
sā shǒu rén huán撒手人寰人寰:人世。指离开人世。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君子之交》:“程继先、王凤卿也撒手人寰。”